大陸人見臺灣人喜用“三八”形容女性舉止輕浮、做事魯莽、瘋瘋癲癲,遂以為該詞源于粵語或閩南話,實則不然。“三八”乃道地中原詞匯。劉福根著《漢語詈詞研究》,梳理“漢語罵詈小史”,內列“三八”條目,釋為:“俗謂素性生硬、作事乖張,曰‘三八’。典出〔元〕元懷《拊掌錄》:‘北部有妓女,美色而舉止生梗,人謂之生張八!苤翼剩┢蛟娪冢ㄎ海┮埃百浿娫疲骸秊楸钡郎鷱埌,我是西州熟魏三。莫怪尊前無笑語,半生半熟未相諳’。座客大發(fā)一噱!蔽阂耙蚺判械谌,自稱“魏三”!叭恕奔春喿浴拔喝薄ⅰ吧鷱埌恕。另外,沈括《夢溪筆談·藝文三》早載此事,唯“生!弊鳌吧病保叭酥^”作“士人謂”,文字稍異,當為《拊掌錄》所本。
宋代中原地區(qū)百姓大量移民閩、粵,遂將家鄉(xiāng)俗語“三八”帶到此地,最終越過海峽、傳到臺灣,成為臺灣“省罵”。罵人也講性別對等,臺灣又用“半生頭”專罵男性,意與“三八”相近,亦源于“半生半熟”之語。而在大陸,“生張熟魏”不載現(xiàn)代漢語辭典,成語詞典尚存。隨著兩岸交往日深,“三八”方有返鄉(xiāng)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