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透視教育對象
教育對象是教育活動的重要一方,是教育活動的反應者,又是成果體現者。
第一節(jié) 學生是怎樣的人——學生的本質屬性
學生觀三個層次:觀念、法制水準的學生觀。一般水準的學生觀;具體學生觀。
一、學生是人
(一)是一個能動體 學生具有發(fā)展自身的動力機能;學生能夠意識到自己是被他人所塑造和改造的人。
(二)是具有思想情感的個體
(三)具有獨特的創(chuàng)造價值
二、學生是發(fā)展中的人
(一)學生具有與成人不同的身心特點 (二)學生具有發(fā)展的潛在可能
(三)學生具有獲得成人教育關懷的需要
三、學生是一個完整的人
四、學生是以學習為主要任務的人
(一)學生以學習為主要任務(二)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學習(三)學生所參加的是一種規(guī)范化的學習
五、學生在教育過程中的地位
學生是教師在教育實踐中的對象。他是一個有意識的人,他在教育過程中的一切行為,能否接受教育,以及接受教育的程度,都要受到他自己意識的支配。
教師的活動一定要與學生的主動活動相聯系,教師的活動目的一定要轉化為學生的活動目的,教師所施加的影響一定要構成為學生活動的手段和對象,教育才能產生它的作用。
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同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一樣,是教育的一條基本原則。
六、學生的社會地位
學生的社會地位是一個學生權利的問題。
(一)青少年是權利的主體
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的核心精神,正是維護青少年兒童的社會權利主體地位。其基本原則是:兒童利益最佳原則;尊重兒童尊嚴原則;尊重兒童觀點與意見原則;無歧視原則。
(二)青少年兒童的全法權利 1、生存權利 2、受教育的權利 3、受尊重的權利 4、安全的權力
第二節(jié) 學生都有哪些不同——學生的多種特征
一、初中學生的年齡特點
初中階段是指12—15歲左右的階段,被稱為學齡中期或少年期,也叫青春發(fā)育期。
(一)初中學生生理發(fā)展的特點
生理上的“激變期”主要表現為成長發(fā)育迅速:體形劇變,身體機能迅速健全,性開始成熟。
(二)初中學生心理發(fā)展的特點
初中學生感知能力和觀察能力明顯提高,有意注意進一步發(fā)展;記憶力的發(fā)展是人生記憶“高峰”的前奏;思維發(fā)展的特點是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前者仍起重要作用,而后者則逐步占主要地位,處在一個質變時期;隨興趣的擴大和言語的發(fā)展,他們的想象力也加速發(fā)展,而且想象中的創(chuàng)造性成份逐步增加;意志行動的目的性、自覺性和獨立性不斷提高;情緒活動表現很強烈,他們易于振奮、激動,表現出熱情,容易動怒、慪氣、爭吵,甚至打架等。
(三)針對初中學生身心特點的教育
學生處于生理發(fā)育的激變期,教師對學生的體育和衛(wèi)生保健教育特別重要。
學生進入性成熟的過渡期,教師應對學生進行生理知識和性的教育。
學生渴望有獨立性而又自控制能力差,教師應協(xié)同家長創(chuàng)設有利于相互理解的教育環(huán)境和關系,應該用親切關懷、啟發(fā)引導代替限制。
學生處于認識能力介于兒童和青年之間,教師應精心選擇教學方法,通過適當的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注意力、記憶力、想像力和思維能力。
學生敬佩和向往英雄模范人物,有較強的集體榮譽感,教師應善于組織有利于培養(yǎng)集體榮譽感的競賽活動;以英雄模范人物為榜樣;注意在各種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和自制力。
二、初中學生的氣質、性格差異和教育。
(一)氣質差異和教育
教師應當認識到每一個學生的氣質都有優(yōu)點和缺點,都有可能掌握知識技能,形成健康人格,成為有價值的社會成員。教育工作者的任務就在于根據學生的氣質特點在組織教育活動時使他們克服自己氣質上的缺點,發(fā)展其優(yōu)點。
教師對于不同氣質類型特點占主導的學生應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和方法。
教師應根據學生的氣質特點,進行職業(yè)指導。
教師本人正確認識自己氣質的優(yōu)缺點,加強自身的行為修養(yǎng),對于搞好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義。
(二)性格差異和教育
1、性格有好壞之分
性格有好壞之分的主要原因:
(1)性格特征具有社會文化的價值。 (2)性格特征具有道德評價意義。 (3)性格特征與個人的潛能發(fā)揮、心身健康密切相關。
2、不良性格是可以矯正的
攻擊型性格特點:常常誤認為別人輕視他或對他充滿敵意;在情感上容易受傷害,容易為小事而難過憤怒,其習慣性的反應是攻擊。
3、良好性格是可以自我塑造的
自我修養(yǎng)塑造良好性格的主要三條途徑: 第一、要樹立正確的人生目標; 第二、要不斷強化自我修養(yǎng)的決心; 第三、在困難中磨煉自己。
三、青少年發(fā)展中的特殊問題
(一)身心失衡帶來的困擾 (二)獨立性與依賴性的矛盾(三)同輩群體與父母價值觀的沖突(四)自我探索中的迷惑(五)父母過高期望引起的壓力。
第三節(jié) 學生是合作者——師生之間的關系
一、師生關系表現
(一)師生之間的工作關系
師生之間的工作關系是為完成一定的教育任務而產生的關系。表現為教師與學生的協(xié)調一致,良好關系的決定因素:教師的教育水平,直接受制于教師的專業(yè)知識、教育技能、思想品德和人格力量等
(二)師生間的人際關系
人際關系在師生關系中占據著重要的位置。情感是人際關系的主要調節(jié)器,良好的師生之間的人際關系表現為情感上的融洽。
(三)師生間的組織關系
即從組織和制度上決定的關系。教師總是施教者,學生總是受教者;教師總是領導者,學生總是被領導者;教師總是具有控制學生的權威和權力,學生總要聽從教師的教導,服從教師的要求。
在教師的主導作用下,充分發(fā)揮教育民主,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應當成為我國師生關系的特征。
(四)師生間的心理關系
1、師生之間的認知關系
一切心理關系者都是建立在認知基礎上的。
師生之間的感知和理解,和其他人與人間的相互認識一樣,還要受到社會心理學的規(guī)律的制約。
在對人的認識中,又經常要受到認識者人生觀、價值觀的影響,人們總是按照自己的理解方式來認識對方。
師生之間的認識又具有相互反饋的特點。
師生間積極肯定的認識,可以促進教育過程的進行,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2、師生之間的情感關系
(1)師生之間情感關系的功能。
情感對教育的過程、教育的效果能產生重要作用。
教師對學生的積極情感具有調節(jié)教師自身行為的功能。教師對學生的情感還具有調節(jié)學生行為的功能。
學生對教師的積極熱情在教育上也具有重要的意義。
學生與他喜愛的教師相處,可以形成他們在教育過程中的良好心境;學生對他所愛的教師,總會伴隨著某種信賴感。學生對他所愛的教師,必然產生出更多交往的愿望和行動,從而也可以從教師那里獲得更多的教益。
(2)師生之間情感關系的特征。
教師對學生的情感特征:教師對學生的情感具有社會性;教師對學生的情感具有普遍性;教師對學生的情感具有穩(wěn)定性。
在個別交往的層次上,教師對學生的感情一般要經歷生疏—熟悉—親近—熱愛等不同的發(fā)展階段。
學生對教師情感的特征:幼兒園和初入學的兒童對教師具有一種依戀的情感。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從滿足交往中的需要轉變?yōu)閺臐M足求知欲和人格完善等的需要出發(fā),建立起他們與教師的感情。
學生對教師的感情也要通過實際接觸而建立。對學生來說,教師既要可敬,又要可親,才會感到教師的可愛。
學生對教師的感情,一般也總是經歷下列幾個發(fā)展階段:接近—親近——共鳴—依賴。
(五)教師與學生的非正式關系
即師生之間存在的正式關系以外的個人交往關系。
師生之間非正式關系的形成,可以有助于教育任務的完成,它對于學生的影響的控制可以起到正式關系所不能起的作用。
師生之間產生非正式關系時,不要形成特殊“關系”;不能對學生偏愛和不公正的待遇;遵循不同行為準則。
二、師生關系的改善
(一)我國目前中小學存在的師生關系類型
對立型、依賴型、自由放任型、民主型。
(二)教師的人格態(tài)型
每一個從業(yè)的教師,都有一個穩(wěn)定的傾向性的職業(yè)人格態(tài)型,它決定著多種多樣的教學風格,影響著多種教育行為方式的選擇。
加拿大學者柏恩博士提出了著名的人格結構PAC理論,他認為個體的人格結構一般有PAC三態(tài),即父母態(tài)、成人態(tài)和兒童態(tài)。
1、父母態(tài)人格結構,
有明顯的權威感和優(yōu)越感,通常行為表現為統(tǒng)治人、訓斥人以及權威式的色彩。
教學行為表現:主張教師主導學習環(huán)境;注重基本技能和基礎知識;強調指令行為;教學知識精確、清楚、紀律好;對學生有明顯的監(jiān)護作用。
2、成人態(tài)
具有客觀和理智的特征,體現健康成熟的成人人格。
具有健康人格的六個特點:自我廣延的能力;與他人熱情相處的能力;情緒上有安全感和自我認可;表現具有現實知覺;具有自我客體化的表現;有一致的人生哲學。
教學行為表現:以學者的理智和學院式的態(tài)度對待學校傳統(tǒng);課堂教學技術與學生的探索活動相一致;相信學生等。
3、兒童態(tài)
常常會像嬰兒那樣沖動,表現為服從和任人擺布。
他一會兒逗人發(fā)笑,一會兒亂發(fā)脾氣,使人討厭。
教學行為表現:無甚主見,不善于臨場決策,感情用事;一味做學生的兄弟或姐姐,忽視師生間的角色差別,處理問題情緒化;按興趣選擇教學內容,教學隨意性大,教學方式多變;不能控制自己,易沖動、好激動、喜歡詼諧,很少有肯定性的意見,講起話來總是“我猜想……”,“可能是……”。
(三)教師的人際知覺
人際知覺,是對人與人之間相互關系的認知,包括自己與他人關系和他人與他人關系的知覺。
教師人際知覺,把教師對學生之間相互關系的認知。表現為兩種:教師與所教班集體的關系知覺;教師與某個學生個體關系的知覺。
教師應建立正確的學生知覺觀。
教師的人際關系知覺在當前比較突出的問題是對學生知覺失真。將事件的結果人格化的行為傾向。把眼下的評價志過去的印象一致起來,取得平衡。演變成嚴重的知覺偏見。
現代教育主張建立的民主的、平等的、合作的師生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