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課堂內(nèi)存在的各種群體會對個體的行為產(chǎn)生巨大的影響。()
2.標準化測驗比大部分課堂測驗更具有隨意性。()
3.闡述規(guī)則的時候,新教師往往是簡單明了的。()
4.懲罰是一種有效的教育措施,體罰作為一種懲罰措施也可適當運用。()
5.艾賓浩斯遺忘曲線說明遺忘的發(fā)展是不均衡的,其規(guī)律是先快后慢,呈負加速型。()
6.個體好奇心、求知欲越強,知識經(jīng)驗越豐富,活動的積極性越高,則越能發(fā)現(xiàn)常人所發(fā)現(xiàn)不了的問題。()
7.研究表明,學生的態(tài)度和品德特征與家庭的教養(yǎng)方式?jīng)]有關(guān)系。()
8.心理健康是絕對的。()
9.教學活動中,教師按領(lǐng)域原則和功能安排課堂空間,這兩種方法并不相互排斥,可以組合使用。()
10.班級規(guī)模越大,教師的態(tài)度、學生的態(tài)度和課堂處理的得分往往就越低。()
11.班級越大,情感紐帶的力量就越強。()
12.教學評價是對學習結(jié)果的客觀描述。()
13.新教師有一套完善的維持學生注意的方法。()
14.一個教師經(jīng)常思考“學生喜歡我嗎?”和“同學們怎樣看待我?”等問題時,說明該教師已進入關(guān)注情境階段。()
15.具體運算階段的兒童的思維是以命題形式進行的。()
四、情境分析題(共25分)
(一)(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5分,共10分)
開學不久,韓老師發(fā)現(xiàn)李華同學有許多毛病。韓老師心想,像李華這樣的同學缺少的不是批評而是肯定和鼓勵。一次,韓老師找他談話說:“你有缺點,但你也有不少優(yōu)點,可能你自己還沒有發(fā)現(xiàn)。這樣吧,我限你在兩天內(nèi)找到自己的一些長處,不然我可要批評你了!钡谌,李華很不好意思地找到韓老師,滿臉通紅地說:“我心腸好,力氣大,畢業(yè)后想當兵。”韓老師聽了說:“這就是了不起的長處。心腸好,樂于助人,到哪里都需要這種人。力氣大,想當兵,保家衛(wèi)國,是很光榮的事,你的理想很實在。不過當兵同.樣需要科學文化知識,需要有真才實學!甭犃死蠋煹脑,李華高興極了,臉上露出了微笑。
1.案例中,韓老師在教育過程中主要運用了哪些德育原則?()[多選題]
A.教育的一致性與連貫性原則
B.導向性原則
C.疏導原則
D.尊重學生與嚴格要求相結(jié)合原則
2.案例中,韓老師在教育過程中主要運用了哪些德育方法?()[多選題]
A.表揚獎勵法
B.鍛煉法
C.說服法
D.榜樣法
(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5分。共15分)
扇動一張紙,一個孩子感到空氣在臉上拂過。過了一段時間,在有風的一天,他感到了風。因此他覺得風的形成是因為樹的晃動。
1.你認為這種因果表征處于思維發(fā)展的哪一階段?()[單選題]
A.感知運動階段
B.前運算階段
C.具體運算階段
D.形式運算階段
2.兒童心理認知四個階段的發(fā)展論的提出者是()。[單選題]
A.洛克
B.皮亞杰
C.孟子
D.荀子
3.處于這一階段的兒童具有以下哪些特征?()[多選題]
A.反射
B.客體永恒性
C.能運用語言或較為抽象的符號來代表他們經(jīng)歷過的事物
D.據(jù)一種事物的表象推出另一種事物的表象
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
1.B【解析】生理自我基本成熟的時間在3歲左右。
2.B【解析】一般認為,小學四年級是由形象過渡到抽象的關(guān)鍵期。
3.A【解析】程序教學是一種個別化的教學方式,根據(jù)對學習過程的設(shè)想,把教材分解成許多小項目,按一定順序加以排列,對每個項目提出問題,通過教學機器或程序教材呈現(xiàn),要求學生作出選擇反應,然后給予正確答案以便核對。它讓學生對所學內(nèi)容進行積極反應,給予及時強化和反饋,使錯誤率最低。
4.D【解析】認知內(nèi)驅(qū)力是最穩(wěn)定、最重要的學習動機。
5.B【解析】負遷移是指一種經(jīng)驗的獲得對另一種學習起干擾和阻礙作用。縱向遷移指處于不同層次(概括和抽象程度不同)的各種學習間的相互影響,也可以說是上位的較高層次的經(jīng)驗與下位的較低層次的經(jīng)驗之間的相互影響。橫向遷移是指處于同一層次(抽象和概括程度相同)的學習間的相互影響,即難度和復雜程度大致屬同一水平的學習之間的遷移。非特殊遷移是指一種學習中所習得的一般原理、原則和態(tài)度對另一種具體內(nèi)容學習的影響,即將原理、原則和態(tài)度具體化,運用到具體的事例中去。可見,B項正確。
6.A【解析】形式訓練說的代表人物是18世紀德國心理學家沃爾夫,理論基礎(chǔ)是官能心理學。認為各種心靈的官能可以由一種科目或一種題材上受了訓練而整體發(fā)展起來,因此被稱為形式訓練說。
7.B【解析】加里培林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從事心智動作形成的研究,并于1959年正式系統(tǒng)總結(jié)了有關(guān)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心智動作按階段形成的理論。
8.C【解析】在實踐中應用所學知識是對知識的最好復習。
9.D【解析】問題解決具有目的性、認知性、序列性,符合這三個特點的就是問題解決。
10.C【解析】具體運算階段的兒童可以從多個維度對事物進行歸類。
11.A【解析】學習與教學的過程包括學習過程、教學過程和評價/反思過程。
12.C【解析】具體運算階段的兒童認知結(jié)構(gòu)中已經(jīng)具有了抽象觀念,因而能夠進行邏輯推理,這個階段的標志是守恒觀念的形成。
13.C【解析】沖動型認知方式傾向于很快地檢驗假設(shè),且常常出錯。
14.A【解析】高尚的學習動機的核心是利他主義,學生把當前的學習同國家和社會的利益聯(lián)系在一起。
15.B【解析】成就動機理論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阿特金森。
二、多項選擇題
1.BCD【解析】1936年美國的韋克斯勒編制的一套智力量表,包括學齡前智力量表(WPPIS)、兒童智力量表(WISC)和成人智力量表(WAIS)。
2.ABC【解析】A屬于意義學習的客觀條件,B、C屬于意義學習的主觀條件。
3.ACD【解析】嘗試—錯誤學習的基本規(guī)律是效果律、準備律、練習律。
4.ABC【解析】運動技能屬于操作技能。
5.ABCD【解析】心理學家通過分析操作技能形成過程中的動作特點。并從實際出發(fā),整合了有關(guān)研究,認為操作技能的形成可以分為操作定向、操作模仿、操作整合與操作熟練四個階段。
6.ACDE【解析】班杜拉是社會學習理論的倡導者。
7.ABCD【解析】這四點是布魯巴奇提出的四種反思方法。
8.ABCDE【解析】心理輔導與教學目標一致,要達到學生心理健康,必須遵循面向全體學生、預防與發(fā)展相結(jié)合、尊重與理解學生、學生主體性、個別化對待等原則。
9.ABD【解析】略。
10.ABC【解析】記錄方式通常有項目檢核表、評定量表、軼事記錄三種。
三、是非判斷題
1.√【解析】略。
2.×【解析】標準化測驗具有更強的計劃性,而不是隨意性。
3.×【解析】闡述規(guī)則時,新教師往往是含糊其辭的。
4.×【解析】懲罰不等于體罰,所以必須嚴格避免。
5.√【解析】略。
6.√【解析】略。
7.×【解析】學生的態(tài)度和品德特征與家庭的教養(yǎng)方式有密切關(guān)系。
8.×【解析】心理健康具有相對性,有高低層次之分。
9.√【解析】略。
10.√【解析】略。
11.×【解析】班級越大,情感紐帶的力量就越弱。
12.×【解析】教學評價是對客觀結(jié)果的主觀判斷與解釋。
13.×【解析】題干講的是專家型教師吸引學生注意力的特征。
14.×【解析】題干中的教師還處在關(guān)注生存階段。
15.×【解析】以命題形式進行思維是形式運算階段的特征。
四、情境分析題
(一)1.BC
2.AC
(二)1.A
2.B
3.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