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說教材
《海底世界》是一篇淺顯的知識性課文,作者通過生動形象的語言,刻畫了一個“景致奇怪,物產(chǎn)富厚”的海底天下,文章以流通自然語言為基調,沒有富麗的詞采,不見雕琢的陳跡,但是給人密切熱情的感覺。我們透過作者對海底天下的刻畫,可以感覺到作者對整個自然、對生命的熱愛。
教學中若只讓學生知道講義上的點滴動物、植物,在學生腦海中要形成廣而深,并景致奇怪、物產(chǎn)富厚的海底天下是有難度的,因此必須給學生計劃了一個“研究”的時機,使學生進一步相識博識的海底天下。
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是:
1、探究課文第2~6自然段,通過感受作者生動形象的語言,了解海底是個景色奇異、物產(chǎn)豐富的地方。
2、通過多樣化的表達,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搜集信息、處理信息等綜合實踐能力。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激發(fā)學生熱愛自然,探索自然界奧秘的興趣。
二、設計理念
1、過程開放,體現(xiàn)探究性
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在探究性的閱讀教學中,倡導的是學生學習過程的開放。它突破傳統(tǒng)的限制,立足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為學生創(chuàng)設探究的背景,激發(fā)學生探究的興趣,積極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
⑴情境的創(chuàng)設
在課堂中,創(chuàng)設一定的情境,能啟發(fā)學生運用多維視角去思考解決問題,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豐富學生的思維方式,讓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的全過程,從而滿足他們的探究欲、表現(xiàn)欲。
在廣闊的海洋里生活繁衍著無數(shù)的生物,神秘而又美麗的海底世界令無數(shù)人為之傾倒,為之贊嘆。學生樂于親近海底世界,因此創(chuàng)設“大海深處是什么樣的”,能使學生的心靈與文本產(chǎn)生撞擊,使兒童既有經(jīng)驗與文本產(chǎn)生沖突,尋找到孩子心跳與文本心跳的合拍點,產(chǎn)生移情效應。他們置身情境,強烈地感受著無形之“力”的作用,情不自禁地關注、向往、投入。
⑵角色的轉換
《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币簿褪钦f,閱讀課堂是由這三者之間的互動形成的。在《海底世界》的教學中,課始情境的創(chuàng)設,教師是一個能激發(fā)學生思維的引導者——引導學生自己找到探究內(nèi)容進行探究;當學生就“大海深處是什么樣的”問題進行研究、討論的過程中,教師則是一個能欣賞學生意見的傾聽者、能積極參加小組探究的參與者;當學生呈現(xiàn)探究成果時,教師又是能判斷學生認識正誤的辨別者。這實質上是一個師生互動、教學相長的動態(tài)生成過程。
⑶資源的拓展
兒童的內(nèi)心是最無拘無束的,他們渴望走向原野,親近自然,渴望在廣闊的天地間放飛夢想。這就要求閱讀教學要徹底走出“課堂中心、書本中心、教師中心”的封閉性,充分拓展空間,增強活力。一方面,我們要鼓勵學生在真實世界的際遇中學習,與現(xiàn)實對話,為學生創(chuàng)造社會實踐的機會,讓學生到社會上去觀察、調查、訪問。例如要求學生課外查詢有關海底世界的知識,引導學生通過如課外書籍、圖書館、網(wǎng)絡等途徑獲得信息。另一方面,我們要把大世界引入課堂,在教學中充分挖掘各種各樣的教育資源,根據(jù)教育目標對資源進行重新組合與調整,溝通學生生活世界和書本世界的橋梁,為學科課程提供廣泛的感性背景,為課本知識的運用提供實踐的平臺。例如在教學中播放海底世界的錄像、出示海底世界的圖片等。
二、挖掘內(nèi)涵,注重人文性
語文學科具有積淀豐厚的人文魅力,尊重學生生命價值、尊重學生文化及其多樣性,是小學語文課程的應有之義。語文教學必須實現(xiàn)學科順應學生,必須在教學中尊重學生生命的本性,弘揚學生個性,激發(fā)學生保持和加強生命的力度,使有限的生命具有無限的生命力。
⑴挖掘文本中的人文性
通過放錄像,把藍色的海水、兇猛怪誕的大魚、美麗的珊瑚……這些奇妙的東西盡情展現(xiàn)在學生的面前。再加上配有優(yōu)美音樂的解說詞,學生們仿佛置身于美麗神奇、千姿百態(tài)的海底世界,留下深刻的印象,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畫出一幅幅美麗的海底世界。另外如文中“海底的動物常常在竊竊私語”等的重點研讀。
⑵體現(xiàn)課堂交流中的人文性
讓每一個學生在學習的歷程中,在互相的交流感悟中充分展示自我,提升生命價值,讓學生在體味語言、交流表達過程中,陶冶、塑造學生心靈。
⑶滲透課堂作業(yè)中的人文性
現(xiàn)代閱讀教學觀需要我們以生活的理念構建起語文教學大課堂。在教學中,我們要將課堂的語言訓練和課外的生活實踐活動進行有機結合,從而使學生從單一的語文課堂步入廣泛的社會語文空間。如:
“海底的動物常常在竊竊私語,我們用水中聽音器一聽,就能聽見各種聲音,發(fā)揮你的想象,請你寫一寫!
“關于海底的奇異景色,你還想知道些什么?課外查尋、搜集相關的資料,你自己來寫寫《海底世界》!
這種實踐性的作業(yè)形式,讓學生親近自然,很好得淡化了訓練意識,消除了學生學習與生活的界限,激發(fā)學生主動參與實踐的熱情。
三、感悟運用,突出個性化
《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
1、個性化地體味語言
在閱讀教學中,通過學生的自主體驗,讓學生逐步學會以語言文字為依托,分析語言現(xiàn)象,在字、詞、句、篇的聯(lián)系中揣摩語言文字的內(nèi)涵,體會文章內(nèi)在的思想感情。例如學生對海底世界“景色奇異、物產(chǎn)豐富”的理解;又如對海底小動物“竊竊私語”這個詞的理解等,可以充分引導學生進行個性化研讀,強化個性體驗。
2、多樣化地語言表達
語文課是師生個性自由馳騁的舞臺,所以要鼓勵學生進行多樣化地表達,展示學生的個性。在閱讀教學中,通過學生多樣化的表達,開闊學生的視野。
例如學生對“大海深處是什么樣”的匯報時,有的直接摘錄了書上描寫的原句來表達,有的加以概括列出幾個關鍵詞語,有的用圖片等,學生在表達中思辨,在傾聽中評判,不僅提高了語言運用能力,而且提高了搜集信息、處理信息等綜合實踐能力。
三、設計思路
根據(jù)文本的特點、學生的個性發(fā)展需求以及設計理念,本節(jié)課教學思路為: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創(chuàng)設情境觀察,交流對話
引導探究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引導表達讀說寫評
引導拓展搜集、處理信息
四、教學程序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起探究興趣
1、假期里,有些同學跟著爸爸媽媽游覽過大海,欣賞了美麗的海水,海灘,不過,你知道大海深處是怎樣的嗎?現(xiàn)在,讓老師帶著你們一起乘潛水艇,到海底世界去看看那兒的奇異景色。(出示錄像,并配樂朗讀)
2、你知道大海深處是什么樣的嗎?
主要特征
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
(設計意圖:通過錄像展示海底世界的奇異景色,使學生產(chǎn)生身臨其境之感,既加深了對海底世界的了解,又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課文、積累語言的興趣。學生置身于這樣一個特定的環(huán)境中,對具體情境的體驗、領悟更深,認知和情感發(fā)展更協(xié)調。
情境的實質是人為優(yōu)化了的環(huán)境,是促使兒童能動地活動其中的環(huán)境。這種充滿美感和智慧的氛圍,與兒童的情感、心理會發(fā)生共鳴而契合。它所關注的是兒童內(nèi)心的自由、愉悅、釋放、本真,追求的是兒童在課堂中的快樂生活。)
(二)自主合作,共同探究特點
1、自由讀課文第2~6自然段,填寫表格。
2、小組交流,師巡回指導。
3、呈現(xiàn)探究成果。(出示一份中等學生的填寫表格)
體味句子。(隨機出示句子)
①“海底真是個景色奇異、物產(chǎn)豐富的世界!
②“海面上波濤澎湃的時候,海底依然很寧靜。”(“依然”是什么意思?用一個近義詞表示,用這樣近義詞替換的方式,讓學生從中理解大海很深很深、當海面波濤澎湃的時候,海底卻同原來一樣寧靜。)
③海底有光嗎?回答這一問題時教師讀有關“光點”的句子,讓學生從中找出重點詞“卻”,然后展開討論:“卻”在這句話中起什么作用?經(jīng)過討論讓學生明白“卻”在句中有轉折連接的作用,說明黑中有亮。
④“海底的動物常常在竊竊私語。”
a、什么是“竊竊私語”?
b、聽錄音,聽一聽海底世界動物的竊竊私語。
c、作者這樣描寫有什么好處?
d、作者是怎樣具體描寫的?用“有的……有的……有的……”句式說一說。
e、海底的動物只有這幾種聲音嗎?省略號在這里表示什么?
f、“它們吃東西的時候發(fā)出一種聲音,行進的時候發(fā)出另一種聲音,遇到危險還會發(fā)出警報。”這句話告訴我們什么?
⑤“海底的動物,已經(jīng)知道的大約有三萬多種,它們各有各的活動方法!盿、“已經(jīng)知道”這四個字說明了什么?
b、出示填空練習。
________每小時只能前進四米。
________每小時能________,攻擊其他動物的時候,比普通的火車還快。
________利用水的反推力________。
________自己不動,能________做免費的長途旅行。
c、填空后指讀句子,體會作者用了哪些表現(xiàn)手法?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⑥課文怎樣介紹海底植物色彩的?指讀有關句子,找出其中的連接詞語。
⑦“陸地上蘊藏量很少的稀有金屬!闭n文中描寫植物和礦產(chǎn)的時候,為什么只寫這幾種?
(設計意圖:以問題引導探究,讓學生在信息重組、比較分析、多向開放、合理想象、自由質疑的提問和情境中探究,為學生提供一個更開闊的、更活躍的探究平臺。問題的解決,激起學生強烈的探究欲望,又能激起學生進一步深入閱讀、不斷鉆研,在良性循環(huán)中,最終形成積極探究的心理傾向。)
隨機點評:
你是怎么理解的?能說一說嗎?
你還能用自己的語言來描述,真能干!
你和作者一樣會觀察、會分析!
他是讀中有所發(fā)現(xiàn)的,你也能來有感情地讀一讀嗎?(朗讀指導)
你認為奇異在哪里?他提供的材料有什么不足?
鼓勵多種表達:
還有與這份不一樣的嗎?再交流。
疏理學法:
引導學生歸納理解課文內(nèi)容的方法。
(1)思——問題。
(2)畫——重點句。
(3)找——重點詞語。
(4)說——自己對內(nèi)容的理解、感受。
(設計意圖:自由寬松的語文課堂才會激起學生智慧的波瀾。我們老師要允許學生用自己的眼睛觀察,用自己的腦袋思考,用自己的嘴巴表達,獲得自我滿足。教學中要鼓勵學生的思維自由馳騁縱橫,充分展示了學生對文本的獨特理解。在這兒,老師再也不是傳統(tǒng)定義中的傳道授業(yè)解惑的人了,更像一個專業(yè)的主持人。)
三、引導表達
1、配樂有感情地朗讀。
2、展開想象,練習說話、寫話。
(1)海底世界景色奇異,物產(chǎn)豐富表現(xiàn)在哪些地方?你能用“有的……有的……還有的”或“有……有……還有”來說一說嗎?
(2)仿寫一段話:
海底的動物常常在竊竊私語,我們用水中聽音器一聽,就能聽見各種聲音,發(fā)揮你的想像,請你寫一寫。
(3)學習了這篇課文,我們了解到海底世界是如此美麗多彩,景色如此奇異,物產(chǎn)如此豐富。想象一下,假如你來到海底,你要做些什么?
(設計意圖:活動是學生的潛能得以生發(fā)、表現(xiàn)的基礎。學生有活動的時空、有選擇的權利、有展示的舞臺、就有了更多感知、觀察、思考和探索的機遇,就有了更多表達情感的平臺。在這兒,通過展開讀、說、寫、評等活動,充分地表達了學生從文本中體驗到的情感。)
四、拓展整合
關于海底的奇異景色,你還想知道些什么?課外查尋、搜集相關的資料,請你來寫一寫《海底世界》。
(設計意圖:聯(lián)合學生從探究學習中得到的情緒體驗的水平,通過課堂教學內(nèi)容的有機延伸,使學生的情緒體驗延伸整合,引領其向更遠更遼闊的地步提拔,為學生打開更多實際生存天下的窗戶,拓寬學生發(fā)揮各自才氣的天地。課外閱讀、社會觀察、民間采風,便是對社會、對人生舉行深入的體驗感悟,從而建構起良好的語文配景。)